人生總是傾斜的
也是輕諧(parady)的
Plurk
- Oct 23 Thu 2008 02:19
傾斜的人生
- Aug 27 Wed 2008 17:26
閱讀─阿刀田高《拿破崙狂》
- Aug 26 Tue 2008 23:42
2008吳達坤個展-迷樓‧東京(Mi-Lou:Tokyo)


我對吳達坤早先的作品其實並不熟悉,應該說我沒有去關注過他的作品。不過他這次在VT個展的迷樓系列卻令我相當欣喜。而且我認為他的作品有一種將影像形式轉化為文化現實的雙贏情境。事實上形式在當代藝術中被貶低的因素乃是在於他被過分的系統化,比如說被解釋為文義的象徵、符號學的能指,通常這樣並沒有太大錯誤,就好像拿香拜拜、擲筊有一定的解讀方式,這是為一個社會中的人們所默認的,但是吳達坤的作品雖然是取材於東京街頭那些在表演的一些文化團體,他卻使他變成了另外一種形式的表演舞台,沒錯,街頭那些人是在表演的,但是他們是被整個社會北包住的一群人,我們可以從四面八方來觀察他們,而通常我們(台灣人)是會覺得這群人是怪異的,除非你自己也曾標榜為某種社群裡的一員。
- Aug 24 Sun 2008 16:37
展覽現場: 林明弘 & Heidi Voet雙人展,伊通公園
- Aug 22 Fri 2008 20:53
佈展筆記
最近比較深刻的並不是看展覽,而是看佈展。因為萬仁君正好在畫廊佈展,我想想自己除了幫他寫評論之外,似乎也能在佈展上幫上一點忙,所以我就去了。但我的想法並不止於此,而是從我的經驗裡面去比對一些,從前我所不知道的過去,還有現在我所不明暸的當下。我一直都有一種習慣,為了可以讓自己學習更地更全面,讓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掌握龐大的事物量,所以我盡量做什麼事情都自己來…但有時後好像不能這麼做。
佈展就是一例,它是個極為龐大的事物量集合在一起的事情。在展場裡面,藝術家並不是全能的,他沒有辦法監控所有小細節,我正好想到了這種種的關係,也就是一個生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等等。
因此我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就是只適合做藝術家,有時候藝術家並沒有很好的統整能力,他並不能處理很螺絲的事情(因為大部分時後他們光設想作品就已經焦頭爛額了),但是有些人就是可以一眼就看透了所有事情的秩序,他能夠讓事物跑上軌道,支後,使得一個展覽可以呈現出來。我的意思是說,有很多人可以成為大明星,但是大明星背後的助理、宣傳,往往也都是武藝高超的能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位置,他必須自己去意識到,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可以證明了。
- Aug 21 Thu 2008 10:08
2008陳萬仁個展「無意識航行」--作品評論
- Aug 16 Sat 2008 00:55
不到5分鐘的看展心得
我曾經聽一位朋友說過:「版畫組已經沒用了啦!學校的版畫機器都沒人在用了!」這句話聽起來實在非常地火,什麼叫做“非常的火”,沒人可以說清楚吧!就像是“學校的版畫機器都沒人在用”這句話一樣,這句話有非常多的意思,有人會認為:也許學校的版畫機器太老舊了,學生根本都不想使用;或者學校學生都不太喜歡傳統的版畫技巧,而開始轉向電腦輸出術;或者,版畫在藝術圈裡面越來越邊緣了;或者,太多或者了.....但是重點是,版畫組已經沒用了啦!
在坐車去台南前,我正猶豫著到底要不要去學妹在福華飯店的展覽開幕,這個展覽名稱叫做「刻木‧木刻」,是個聽起來非常的Local的版畫展,但是正是因為版畫組已經沒用了,所以我硬是跑去看了這個展覽,途中經過了一陣大雨,害我耽擱去台南的客運,所以打死我也要去看,看一眼也好。
- Aug 13 Wed 2008 06:43
2008.08.09
- May 12 Mon 2008 02:31
看展覽 ─ NO ERROR L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