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目前分類:Summary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閱讀阿刀田高這本《拿破崙狂》時,我人正在中國大陸遊覽貴州的名山勝地,從一天踏上路途的開始,腦子裡便開始分裂成了不同的區塊,有誰知曉下一刻你將會處碰到的什麼驚奇的事物呢?正因為心裡面知道,旅途的每分每秒都不在可能明確地掌握的那些景象,將以何種姿態深入你、衝擊你,故事因而開始展開了。

obeyra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beyra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我在看了杰倫執導的《不能說的秘密》時,腦子裡浮現出一些問題,這個問題前後都圍繞在周杰倫這號人物上。知道杰倫的時候,是我與來往六年的女友第一個交往年頭,我們在泡沫紅茶店見面,交換了彼此的電話,在準備喝完剩下3分之1杯的珍奶,完滿結束這個開始時,杰倫首張專輯中的〈可愛女人〉播放了,我跟她說:「我很喜歡這首歌。」;六年過後,杰倫出過了不少張專輯,填了無數感人情歌,拍成了數十支廣告,甚至在今天,杰倫成為了電影工作者,可以說,杰倫伴隨著我長大的,只是他是顯性,我是隱性,而我們是平行的。那長大的意義就在於,我好像有意無意間都在透過杰倫的頂項來問自己:「杰倫這個年紀的時候,你正在做些什麼?」。

這個問題背後所隱含的邏輯,在看完杰倫在《功夫灌籃》後,終於超渡了我的浪漫。因此,杰倫頂上的問句改變了:「杰倫的十項全能,用什麼東西滲透的?」

obeyra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種問題的導向決定著回答的方式,同樣地回答的方式框架著不同的詮釋語境,所以問題的提出決定你能揭示世界的程度。回頭看海德格文本中關於「藝術作品的本源」的討論,實非「什麼是藝術的本源?」的問句,反而是從藝術、藝術品、藝術家與物(thing)的在世顯明方式,來相互辯問關於純粹之物─器物─作品─真理所圖求之問題意識,也就是說問題本身是「藝術本質從何處來?通過什麼而來?」,而且海兄於此早已預設了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並巧妙地拋除答案的“可見性”枷鎖;同時這裡還包括著存有與存有著的問題,即言語者與藝術作品本質的存有狀況,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是海兄解答藝術本質起源的前設認知。

自存在本身的思辯,海兄宣示了藝術作品具物的特性,接著區分出器物與作品間與純粹之物相關聯的“性格”,也就是說作品的物性表明它之中存有著構成物性(thingness)的元素,但這僅是對物的詮釋歷史,仍舊無法對藝術的本質有切入的機會;然而從另一個層次上,存有者的姿態顯出了,藝術作品中的存有並非材質本身,而是藝術本質的存有發生,“發生”一詞代表著原本就有並同時揭示出來之意,所以海兄大大的轉向了一種存有學上的差異討論,也即是詢問存有(方式)的可能,而且將答案的意志投向開放(open)之中。

obeyra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