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聽一位朋友說過:「版畫組已經沒用了啦!學校的版畫機器都沒人在用了!」這句話聽起來實在非常地火,什麼叫做“非常的火”,沒人可以說清楚吧!就像是“學校的版畫機器都沒人在用”這句話一樣,這句話有非常多的意思,有人會認為:也許學校的版畫機器太老舊了,學生根本都不想使用;或者學校學生都不太喜歡傳統的版畫技巧,而開始轉向電腦輸出術;或者,版畫在藝術圈裡面越來越邊緣了;或者,太多或者了.....但是重點是,版畫組已經沒用了啦! 

在坐車去台南前,我正猶豫著到底要不要去學妹在福華飯店的展覽開幕,這個展覽名稱叫做「刻木‧木刻」,是個聽起來非常的Local的版畫展,但是正是因為版畫組已經沒用了,所以我硬是跑去看了這個展覽,途中經過了一陣大雨,害我耽擱去台南的客運,所以打死我也要去看,看一眼也好。 

如果我沒有去這檔展覽的開幕,全然是因為我秉持著當代藝術的某種本質,沒有觀眾的很可能都是民主選舉裡頭的媒體配菜,就像是原住民立委不可能選上總統一樣,版畫組就像原住民一樣,在媒體的渲染下,將廣納族群意見、或者安插一些保障名額,類似這種政策,總會使得政府有“機會”被認為是賢能的,藝術圈裡不乏一些政治的面向,需要好好體驗一下。 

這個展覽本來就是這樣被包裝的嗎?我想至少它極為可能地被這樣閱讀,這個版畫展覽在福華大飯店,展出的藝術家又是幾個年輕的版畫藝術家,誰能忽略,一間大飯店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消遣、育樂、文化涵養,誰知道!另一方面福華大飯店的「福華沙龍」與喜來登飯店的「寒舍藝廊」很難不被相互檢視,這並不是慈善機構大發善心,藝術所面臨的,是當代藝術的市場考量,至少在大飯店的商業橋段中,以及藝術市場漸興的時期,培養或者引入年輕人的作品,並不是以重視年輕人做為標榜,而是將年輕形象轉為一種消費策略。 

我並沒有貶低任何一檔展覽的目的,展覽本來就是需要曝光,須要有人去看,藝術品需要有人去買,如果沒有,至少住在大飯店的旅客還有機會對自己的美感有品頭論足的機會。藝術家、藝術都逃不掉這些,你總要面對一些經濟的、政治考量的、商品消費等等問題,策略這個字眼並沒有將藝術裡的政治問題彰顯得很好,稱之為「戰略」或許會更棒。 

關於版畫組是不是弱勢的問題,根本不需要討論,不是因為沒有解答,而是…… 

有個廣告詞很適合說明這件事,那是個刮鬍刀的廣告:「要刮別人的鬍子之前,先把自己的刮乾淨。」版畫被工具媒材畫分為一種藝術類別(CATEGORY),乃是因為藝術某部分起源於工具自身的權力,這種畫分法固然不再適合當代社會對藝術的認識途徑,更沒有人為奉工具為神聖的,因為他被認為是工具,但是我們對藝術的謬論通常就是建基於我們自認為理解了─怎樣刮別人的鬍子。這件事情全然不是對照式的思考,其實應該是“要刮別人的鬍子之前,要先學會“怎麼刮別人的鬍子””,藝術評論的目的正是如此,如果版畫在當下還有甚麼政治、經紀的思維,往往會被符號化為利益輸送,而忽略了其反面─社會實踐的意義。 

我很喜歡李香瑩的作品,但是我只有時間在展覽場走兩圈,然後閃人…很可惜。 

展覽訊息─刻木‧木刻:http://boutique.howard-hotels.com.tw/?Ms=312&Lsn=1&Psn=6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beyra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